董秀玉透露,其实在那个时期,梁羽生、古龙的版权代理人也通过种种渠道,表达愿把版权给三联之意。“但是我后来把他们都推掉了,不敢接。这样的书一做多了就完了,我得守住在长期的历史积累中形成的三联品牌。”其实董秀玉决定出版金庸作品的另一个原因是出于现金流考虑。1992年,三联全年销售的总码洋才711万,每年向外借钱度日。“金庸一套36本,光这一套书每年的现金流可达几千万,这对一个刚起步的企业极为重要。”董秀玉说,虽然由于合作方式的原因,金庸小说给三联的实际利益并不像外面所说的那么大,但通盘考虑下来,她还是接受了版权代理方的条件。 东方前沿网
彼时,金庸创办的《明报》已被年轻商人于品海所收购,金庸的版权也由于品海帮助处理。“金庸是我的前辈、尊敬的作家,我很早就向他建议,应该在内地正儿八经、漂漂亮亮地出他的小说。”于品海说那时铺天盖地的盗版金庸小说让他很是痛惜,正巧董秀玉也有此意,“三联一直是令我们尊重的出版机构,与三联合作,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copyright www.qqlingdiw.cn
1993年3月29日,三联书店与代表金庸方面的香港智才企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出版合同。多年之后回忆那次合作,大家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 www.qqlingdiw.cn
三联上上下下对这套书都很重视,也下了一番功夫。为这部作品集做封面设计的是三联书店美术编辑室主任宁成春。“三联与金庸谈妥版权之事后,社里开了很多次会,董总跟我们说这个工作很重要,发行部门来编辑部征求意见,大家提了很多意见。”宁成春回忆。为了能更准确地把握金庸作品的内涵,并没有看过金庸作品的宁成春还向金庸迷的儿子询问意见。“当时的武侠小说很多,但是做得太‘滥’。在我看来,金庸虽然是写武侠的,但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所以我认为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应该尊重它的历史感。”以往无论是香港的明河版还是台湾的远流版,它们的特点是大量选用宋元明清以及现当代国画大师的作品,扉页附有名家印章,在正文之前还刊载十数页古代山水人物画、地图、名山大川的摄影等等。但在宁成春看来,这些封面有些花哨。为了更好地体现金庸作品里的那种历史感,宁成春也颇下了一番功夫,“每部小说,讲的是哪一个朝代,我就去找哪个朝代的画,找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感觉”,宁成春也找了许多古代木版画作参考。当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助理的潘振平回忆,为了满足封面设计的想法,他曾经找到“中华文库”的作者之一、美术史专家聂崇正,通过他向故宫博物院买了一些藏画的胶片,其中《康熙南巡图》就用于《鹿鼎记》的封面。 本文来自东方前沿网
金庸作品集要一下子出齐36本,但留给宁成春的时间并不多。“当时还没有采用电脑,我是用复印机作的墨稿,时间很紧张。”宁成春最终是以整齐划一的古典山水画,作为三联版“金庸作品集”的封面设计,出于印刷成本以及内地读者购买力的考虑,三联版仅保留扉页的古雅印章,如齐白石的“江南布衣”“要知天道酬勤”、吴昌硕的“心月同光”“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以及赵懿所刻的白居易的诗句“襟上杭州旧酒痕”等,而省略了港台版所具有的提示读者想象力的历史图片。 东方前沿网
“整套书的颜色也是有所考虑的:从第一本到最后一本,封面颜色是渐变的,这样突出了整体的文化感。”此外,宁成春还从一些设计元素上强调了整套作品作为通俗读物的特点,“字体设计得很活泼,避免呆板,也与三联传统的那些学术著作相区别”,但又不流于肤浅和轻浮。
1996年,宁成春为“金庸作品集”设计的封面获得第三届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优秀图书设计奖一等奖。“三联版”的金庸作品集影响了此后一大批武侠小说的设计,无论是街头的盗版,还是此后正规出版社出的古龙、梁羽生的小说,基本上都模仿并沿袭了这一风格。 www.qqlingdiw.cn
宁成春回忆,当时三联还通过美编张红约了一些作者为小说画插图,这些作者大部分是中央美院的老教授,虽然三联给出的稿费只是一幅60元,但出于对三联的热爱和信任,他们投入了很大的创作热情,研究主要人物使用的兵器、性格特点等,也拿出了比较好的作品。但是金庸对港台版的插图有所偏爱而不愿意进行更换。最终,约来的插图未能呈现给读者,这也是宁成春略感遗憾之处。 东方前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