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靡余劳,心有常闲”——陶渊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精义(2)

2022-07-02 19:15

正是有了“心有常闲”这样一种心境,陶渊明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发觉 诗、发觉 美,感触感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情景交融的意境,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个境界里,人生的各类 懊恼 、矛盾便像“厚德载物”一样容纳在他的胸怀之中,整个身心处在自由、自然、协调 之中。这种境界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艰难的自强不息和勤靡余劳的努力。此一底色在他这首最飘逸的诗里也隐约存在。这就是“结庐在人境”的“结”,什么是“结”?“结”就像蜘蛛织网一样,异常 辛勤地去劳动,“结”可以看作一种劳动,你住的房子要去“结”,要去建造,而不该 一伸手就轻而易举地获得 ,甚至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占有。陶渊明建造的房屋 不单单是一个房屋 ,在“结”的同时,他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理想向往 。这里的“结”实际上就是“勤靡余劳”、自强不息在诗中留下的一个动作性符号。它是这首诗能够进入情景交融、天人合一境界的一个前提,没有这个前提,诗境会像飘浮在天上的气球,失去了拿在手里的线绳,会破裂的。另外,要注意陶诗傍边 有烟火气息,那就是 “人境”,“人境”这两个字也异常 重要,他“结庐”为什么要结在“人境”,这也是“勤靡余劳”的底色。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理想的境界不在天上,不在未来,就在人间,就在当下,最幸福的生活就是人间的幸福。所以,《桃花源记》描绘的幸福生活有劳作,有人间烟火气息。这桃源的“往来种作”就是“结庐在人境”中的“结”,“设酒杀鸡作食”就是“结庐在人境”的“人境”。所以说,“结”和“人境”在此处奠定 了这首诗的基础 ,它的文化基因就在于“勤靡余劳”、自强不息,因为你只有将这些筑稳了,你的心能力 稳稳当本地 “闲”,没有外在、外物束缚的真正的“闲”。反之,总担心 哪一天会东窗事发,如何像陶渊明一样住得很平稳 自在? 内容来自www.qqlingdiw.cn

是“人境”就会有艰难、苦恼,除了脚踏实地的努力,陶渊明用“心远地自偏”去支付 心灵的努力,即与世俗社会傍边 不相符 真善美的事务坚持 一定的距离。“心远”不仅是物理距离的远,更重要的是心灵距离的远,这就相当于在审美上为自己的心灵有意识地创造 了一个存活的空间。只有这样,觉醒了的人,解放了的人,才是一个审美的主体,以这样一个审美的主体去不雅 赏外物,你听到的、看到的便不会是“车马喧”,而是“东篱”“南山”“山气”“飞鸟”,于是,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可以达到 了。所以这首诗的最后,“其中 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际上是已经从这个境界中走出来,为了更好地衬托 进入天人合一境界的感触感染 而作的结尾。

东方前沿网

中国传统文化最高的境界是天人合一,真正以诗歌这样一种形式、用心灵去感悟到这样一种境界的人是陶渊明,也就是说中国诗歌之所以有天人合一这样一种境界、意境,中国诗歌真正能建立起个性化的诗歌意境,是从陶渊明开始的。

东方前沿网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