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花木兰》引争议,国籍为什么是美国的?

2020-09-24 11:26

    这几天,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经典同名动画片翻拍、刘亦菲主演的《花木兰》开始在中国内地上演了。因为这段时间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这部本来普通的电影受到了争议,甚至都争到外交部去了。
    

东方前沿网

    就在昨天,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同志在回答有关记者提问的时候,义正词严的说自己为刘亦菲点赞,她是好样的,她是真正的中华儿女。
    

本文来自东方前沿网

    这特么的就非常尴尬了,因为刘亦菲的粉丝都知道,她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美利坚公民,如果她是真正的中华儿女,那我们这些拿着红皮护照的人又算啥了? 内容来自www.qqlingdiw.cn

    其实还有更尴尬的,那就是不仅刘亦菲不是中国人,就连花木兰本人,如果在她那个年代,根本也不是中国人。

内容来自www.qqlingdiw.cn

    我们在中学就都学过《木兰辞》,知道那是一个女生替父从军的故事,但花木兰到底是参加了哪个国家的军队,又去打谁了,课文里好像就没太交代清楚。 内容来自www.qqlingdiw.cn

    关于《木兰辞》的出处,学术界有很多争议,按照现在官方的说法,“《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后人亦有疑为唐人作者。” 东方前沿网

    这么看,花木兰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朝,也就是鲜卑人的国家,北魏人。
     

东方前沿网

    其实证据很简单,在《木兰辞》里,可汗和天子这两个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都有出现,正常来说,古代汉族的皇帝叫“天子”,异族的首领才叫“可汗”。 东方前沿网

    而《木兰辞》里说的:“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这些话来看,花木兰嘴里的可汗和天子根本就是一个人。 www.qqlingdiw.cn

    而且“尚书郎”这个词也是中国的隋朝以前才有的称呼,关于这个还有很多其他的考据,就不细说了。结论就是现在的史学家认为,花木兰是北魏时期的人。花木兰在与家人的对话中,也有说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以前都认为这个“可汗”是说敌人,但又觉得语言不通顺,这实际是花木兰在说自己的皇帝,因为那个北魏的早期,北方生活的人经常是把皇帝和可汗混着用的。 内容来自www.qqlingdiw.cn

    《魏书·礼记》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自称“天子臣焘”,对其先祖则称“皇祖先可汗”,也说明了当时天子与可汗(寒)是经常混用,直到北魏的孝文帝当了最高领导,开始实行全盘汉化政策,禁止使用鲜卑语之后,才没有人管皇帝叫可汗了。

本文来自东方前沿网

    那为啥《木兰辞》里管敌人叫“胡人”呢?这个胡人是指当时北魏在北方的敌人柔然,因为花木兰那个年代,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已经初步汉化了。
    
copyright www.qqlingdiw.cn

    北魏在中国历史上算是少数民族的割据政权,那么花木兰是不是鲜卑人统治下的汉族人呢?这个可能性也很小,因为北魏早期,汉族人是不能参军打仗的,只有当农民种田的资格。

东方前沿网

    还有的史学家考证,花木兰根本不姓花,木兰也是鲜卑人的姓Umran的音译,这个就说来话长了,暂且按下不表。 本文来自东方前沿网

    因此,花木兰是一个鲜卑族人,或者最多是替鲜卑族卖命、没有南下的汉族人。如果按照国籍分,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和正宗汉人建立的南齐政权相比,她就是一个外国人。 东方前沿网

    港真,迪士尼这几年可能是黔驴技穷了,拍不出来好作品,就把之前的一些经典动画片拿来改编成真人版的电影,但是真正的佳作并不多。 本文来自东方前沿网

    《木兰辞》里花木兰的故事,真正歌颂的是“女子不一定不如男”的朴素女权主义思想和家人的亲情,花木兰替父从军去打仗纯属是被逼的,得胜回来之后没当官,马上就回家了,都说明了这些。和这次翻拍电影反应的忠君主义主题根本没毛线关系。
      

东方前沿网

    搞笑的是,迪士尼翻拍的这部《花木兰》显然是瞄准了华人的大市场,但是,现在不仅在国外遭到吐槽,就是在B站上,对这部电影里那些乱七八糟堆砌的中国元素,观众普遍的评论是:“充满了西方对中国的傲慢印象”,看来迪士尼这次是有点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

本文来自东方前沿网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