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刚: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添砖加瓦

2024-04-13 04:23


▲2019年5月,谭刚在市民文化大讲堂做“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的深圳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公益性讲座。
深圳
晚报2020年1月22日报道 从1991年5月来深,我参与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已有29年。思及过往,我想用几个“自豪”表达自己的心情:为能够在参加工作不久后就参与到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并伴随特区成长而感到自豪;为能够以专家学者、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党外代表人士等身份,为深圳经济特区发展
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而感到自豪;为能够以宣讲团成员、媒体采访人员等身份向国内外宣传、推介深圳经济特区而感到自豪。
谭刚
1963年3月出生于重庆,经济学博士,研究员。现任深圳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当选为深圳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第十二届广东省政协常委、第六届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受聘为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及领军人才。主要研究经济特区创新、港澳与内地合作、珠三角区域发展

东方前沿网


。主持完成多项课题调研,参与多项决策咨询、评审工作,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专著。
口述时间
2020年1月6日下午
口述地点
深圳市政协会议厅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周婉军实习生罗嘉慧


第一次到深圳,切身感受到这座特区城市的朝气蓬勃、开放气质和发展前景,这让我不由心生向往。
阅读饥渴与跨专业学习
在我进入大学以前的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阅读“饥渴”感。身边能够收集到的阅读书籍实在有限,偶尔能得一本书便成为非常奢侈且让人期盼的事情。我还清楚地记得,大约在读初中时,我偶然从同学手里拿到一本《林海雪原》,真的是如获至宝,花了一个通宵读完了书,在去学校的路上又期待能够找到下一本书。现在想起来,虽然很少有机会如此畅快地读书,但这也养成了我对阅读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求。
copyright www.qqlingdiw.cn

1980年,我参加高考,虽然成绩不错,但最终却被没有填报的重庆师范学院历史专业补录。比起无书可读的过去,大学可以说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我开始大量阅读其他领域的书籍,由此逐渐培养起自己的专业分析与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大三时,我写成的一篇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小文章,经任课老师推荐,在学报上以补白方式发表。大四时,我的一篇以农民起义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文章,被国内知名社科杂志刊登,再次看到自己手写的研究成果变成铅字正式印刷出来,这让年轻的自己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也许是受家庭的影响,从大三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学习建筑工程与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本科毕业时跨专业考上了同处沙坪坝区、隶属于建设部的重点院校——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后并入重庆大学),就读建筑经济与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我要真诚感谢导师何征教授,他坚持录取了跨校跨专业的我,而不是本校本系的考生。从充满人文情怀的历史专业,进入到严谨的工科院校,对我的人生发展来说,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次重大的转折。 copyright www.qqlingdiw.cn

四年的历史专业学习,让我初步学会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的三年学习,则让我逐步形成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证性视角与可操作性立场。这种跨界学习,对我后来从事的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高校到研究院
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留校任教,主要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讲授建筑经济学,此外还为建筑学专业及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生开设城市经济学等课程,同时还开设西方经济学(后来又细分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公共课程。伴随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投资建设,建筑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重点分析研究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运行过程的建筑经济学逐渐受到重视。得益于这一发展窗口期,我毕业留校后围绕建筑业及其建筑经济学这一前沿新兴学科开展研究,发表了一些学术论文,参加了不少全国性的研讨会议,逐渐在专业领域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内容来自www.qqlingdiw.cn

1990年夏天,我受邀到深圳参加一场研讨会,抵达深圳后,我心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年轻的经济特区果然名不虚传。通过参观考察和交流研讨,更是深切地感受到这座海滨城市的朝气蓬勃和快速发展,这让我不由心生向往。
在那之前,我的两位教研室同事已调到深圳大学,几位师弟研究生毕业后也调入深圳工作。每次与他们交谈,言辞间无一不是对深圳的赞美。朋友的所言与自己的所见,不由不让我也产生了“到深圳去”的强烈念头。

就在我琢磨怎样找到一个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时,经友人介绍听说了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以下简称综研院)。综研院是由马洪、李灏、蒋一苇、陈锦华等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在深圳创办的“思想库”,发展目标是学习、借鉴并成长为类似美国兰德公司那样的高端智库。
内容来自www.qqlingdiw.cn

思来想去,我觉得综研院是自己调入深圳工作的理想选择。在联系综研院人事部门后,得到答复是先要通过面试关,而面试人正是综研院的创办者之一、当时兼任重庆社会科学院院长及《改革》杂志主编的蒋一苇。于是在1990年冬日的一个晚上,我如约来到蒋老在重庆社科院的住所,在面试中得到了他的首肯。
1991年5月,我调入综研院,开始了参与经济特区建设之路。

调入深圳,进到综研院,于我而言,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
经济特区需要“特”
调来深圳,进入综研院工作,于我而言,实是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倘若一直在高校,身处内地城市,基本上是一眼望得到头的教学生涯,跟社会的联系不会太密切。来到深圳后,身处快速发展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从事的又是与现实问题密切相连的决策咨询类课题调研,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我对社会的全面认识了解,也有更多的机会向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学习。 东方前沿网
到深圳后,参与的第一个调研课题是关于南油开发区的发展战略问题,牵头人是具体主持综研院工作的著名经济学家林凌教授。每次课题内部分析讨论会,林教授总能从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中,总结提炼出系统全面、同时又具有高度和深度的意见观点,让我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正是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自己也逐步成长,从最初参与一般性课题,到后来陆续主持或者牵头完成多项重大课题调研,如特区内外一体化研究(2004年)、向国际一流城市叫板学习(2008年)、深圳未来发展方向选择研究(2011年)、经济特区的新使命新探索(2015年)、开启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2018)等等。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