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葫芦”的诱惑,那被套住的发财梦(3)

2022-06-11 06:30

  看着他生了一场大病般精神萎靡,吴铭好心地前来询问,得知他在老家偷偷试种了匏器后,吴铭连连感叹其胆量够大:匏器种植十分不易,经常在1万个葫芦里都难长出一个有完整花饰和文字图案的成品来。清中期以前的匏器多为官方制作,多年产出的成品不过590件左右,至今大多存于博物馆中,流入民间的较少,台北故宫博物院干脆连一件此类藏品都没有。

内容来自www.qqlingdiw.cn

  不过,吴铭还是帮他找了一下失败的原因,他热心地介绍:明清时的范模都是红木制作,成本虽贵,但是透气性好,高温时也不会捂坏葫芦,所以成功的几率可能更大一些。马立果志认为有理,决心来年打一个翻身仗。他让父亲把种植面积从一亩扩大到了三亩,投入了近四十万,早早地采购了二千多个优质的范模。他再次满怀热望地将种子种进泥土,然后像对待婴儿般,又把小葫芦一个个装进范模。唯恐葫芦长不满,之后又施了两次肥。 内容来自www.qqlingdiw.cn

  不料,鲁西南的雨水过于充足,虽然离成熟期还早,可是疯长的葫芦便把大多范模胀裂了。听到父亲的电话,马立果志失魂落魄地回到老家,眼前“炸模”的一幕让他眼前一黑…… 东方前沿网

  心气很高的马立果志此前一直坚信事在人为,可是接连的两年失败,生意上的所有利润全都打了水漂,这不得不让他痛楚地意识到:也许自己从一开始就错了,当初皇家凭一国之力,数十年不过几百个成果,自己却妄想凭一腔热血便好梦成真,纯粹是让发财梦遮蔽了双眼。

东方前沿网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