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的仇啊?河北种粮大户70亩麦田一夜间被毁 耕地红线不容践踏(3)

2022-05-06 11:43
 
现在,在市场化的驱动下,城乡融合发展势头良好,也导致了部分地区出现了耕地的“非农化”和“非粮化”现象。随着农资涨价,种粮收益被不断抵消的趋势还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在一些畜牧业地区,农民把青苗当作青储饲料,高价卖给养殖企业,还有五花八门的以租代征,“蚕食、围剿”农田的事件时有发生。问题严峻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警惕,并采取更为硬朗刚性的管控措施予以纠正。


 
18亿亩耕地不只是土地红线,也是14亿国人的保命线。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问题一系列响鼓重锤的指示和批示,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规定,要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由中央和地方签订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我们要采取更严厉、更有力“长牙齿”的硬措施,党政同责,先管好数量。地方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让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对侵占耕地的违法行为要继续加大公开曝光、挂牌督办、追责问责的力度,旗帜鲜明从严从重查处、惩治这类违法侵占事件,坚决杜绝毁麦苗、占农田的极端事件再次发生,切实维护好农民权益。当然,也要标本兼治,从政策和技术方面,多个维度进一步增强体制机制和执法的刚性约束,适当增加种粮补贴,以弥补农民不断下降的种粮收益。 本文来自东方前沿网
 
只有坚固制度的“钢牙铁齿”,才能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实至名归,才能让14亿人的饭碗端得更稳、更牢固。
分享到:
收藏
相关阅读